神农架冰雪旅游形成错位发展格局
日夜皆可滑雪 雪场各有千秋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汉泽 通讯员 喻玲
神农架国际滑雪场游客爆满。 (通讯员 李书洋 摄)
脚踏滑板、手持雪杖,在白雪皑皑的山间,风驰电掣般俯冲而下。
2004年,神农架建成首座滑雪场。如今,神农架已有各类滑雪场4座,及巴桃园、神农顶两个冰雪乐园,冰雪旅游成为冬季旅游的重要内容。
滑雪场建成的首个雪季,神农架仅接待滑雪游客3000人次。今年,接待量将超过20万人次,综合营收将超过4600万元。神农架的冰天雪地正逐渐变成金山银山。
市场热度居高不下
2月17日上午10点,神农架国际滑雪场滑雪装备领取处排起了长龙。
滑雪场内,不少游客在雪道上飞驰,也有初学者在练习场“战战兢兢”。不远处,雪地越野车、雪地冲锋舟等娱雪区内也是一片欢声笑语。
“坐在直升机上俯瞰冰天雪地的群山,十分震撼。”刚从观光直升机上走下来的游客周允斌说,滑雪场附近的“雪山”与滑雪场融为一体,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盛宴。
“以为春节后游客会少些,没想到还是很火爆。”鄂旅投神农架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颜青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去年12月5日冰雪季启动以来,神农架国际滑雪场已接待游客1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春节假期结束后,该滑雪场每天接待2000多名游客,超过去年同期近一倍。
15公里外的中和滑雪场也聚集着几百名滑雪游客。中和滑雪场位于神农架酒壶坪游客集散中心,距木鱼镇仅13公里。雪场有中、高、初级雪道8条,总长度超过4000米。
该滑雪场负责人介绍,他们利用地处旅游集散地的优势,推出长江三峡和滑雪相结合的全新旅游项目,游客乘坐豪华游轮畅游三峡后还能到神农架滑雪。去年冬天滑雪季以来,中和滑雪场接待游客3.6万人次,同比增长62%。
“每个月的接待量都超过了历史同期。”神农架林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守东说,这个雪季的市场行情与往年逐步升温的规律不同,从一开始就很火爆。
去年以来,神农架国际滑雪场投入6000万元改造了接待大厅和休憩区,新建了超级雪道和单板公园;湖北神农旅游投资集团投入数百万元,在神农顶景区新建了冰雪乐园。
张守东表示,神农架冰雪游接待量创历史新高,与各滑雪场大力投入、游客体验感越来越好有很大关系。
农家乐“冬猫”变冬忙
热闹的不仅是滑雪场,还有附近的民宿农家乐。
红坪镇居民张尔奎在神农架国际滑雪场山下的国道边经营着一家名为“画廊阁”的农家乐。1999年开业后,农家乐到了冬天就没什么生意,张尔奎一般从10月开始关门歇业“冬猫”。
近几年,神农架滑雪运动兴起,他的生意越来越好,现在冬季的收入有4至5万元,全年可达20万元。
在“滑雪经济”带动下,目前仅红坪镇就开设农家乐153家。2020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8681万元,较2019年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86元,比2019年增长8.3%。张尔奎说:“红坪镇就是因雪场而兴的典型。”
该镇还有一家远近闻名的“神农架手磨豆花店”,店主王兴菊和爱人经营近20年,过硬的手艺、可口的味道让其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小吃。
王兴菊告诉记者,过去售卖豆花主要在春夏秋旅游旺季,现在不但冬天有了生意,每到滑雪场举行大型活动,还会邀请她现场售卖。在第八届全国大众冰雪季神农架会场相关活动期间,王兴菊每天能售卖几百碗豆花。
此外,雪场还为当地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每到雪季,雪场会雇佣大量临时工作人员从事服务保障工作,他们中绝大多数来自神农架各乡镇。
三峡大学大学生关君华是土生土长的神农架人。2020年,他通过了滑雪教练资格考试,现在他一到寒假就在滑雪场工作。“一个月收入5000多元,相当于半个学期的生活费。”关君华说。
夜间滑雪有口皆碑
这段时间,每天晚上7点,龙降坪滑雪场七彩射灯将白色旷野照得空灵梦幻,绚丽的夜间滑道瞬间点燃游客的运动激情。这里是神农架唯一一个夜间开放的滑雪场,营业至晚上11点。
“白天可以逛逛景区、看看雪景。”宜昌游客万媛媛说,“夜滑和白天滑雪是完全不同的体验,今晚滑了3个小时,感觉很放松。”
“夜晚的游客量是白天的4倍,夜滑品牌已经有口皆碑。”龙降坪滑雪场负责人彭昌万介绍,龙降坪滑雪场距木鱼集镇仅10多分钟车程,很多游客都喜欢吃完晚饭来滑雪。酒店还有恒温游泳池,游客滑累了还能到游泳池里放松下,舒活筋骨。
在天燕滑雪场,一群来自武汉的“小姐姐”正驾驶驯鹿雪橇。“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鹿拉雪橇。”游客孙小珺和闺蜜兴奋地摸摸鹿背、鹿角,还和驯鹿拍照合影。
天燕滑雪场是一个小型滑雪场,以初学者练习滑雪、娱雪为主。去年12月,雪场投入10多万元,从东北购进了两头驯鹿,还投入近百万元引入雪地摩托、超级雪圈等14个娱雪项目。
“神农架冰雪旅游已形成相互补充、错位发展格局。”张守东介绍,神农架国际滑雪场规模大、功能齐,目标客户是有一定基础的滑雪爱好者;中和国际滑雪场离神农顶、大九湖景区很近,主打滑雪+赏雪套餐;龙降坪国际滑雪场专攻夜间滑雪,同时供酒店、美食等配套服务;天燕滑雪场主要面对初学者和娱雪市场。
2月初,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筑梦冰雪·相伴冬奥”全国冰雪旅游十条精品线路。其中“冬日火·南国雪乡”精品线路是唯一一条南方地区冰雪旅游的线路,神农架国际滑雪场、龙降坪滑雪场、中和滑雪场、天燕滑雪场、神农顶冰雪乐园均入选其中。
从事冰雪旅游销售工作10多年的颜青认为,国外初次滑雪人群变为滑雪爱好者的转化率为20%,国内仅为1%。“好日子才刚刚开始!”颜青充满期待。
来吧,一起体验《秘境神农架》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汉泽 通讯员 张燃
《秘境神农架》演出现场。 (通讯员 张燃 摄)
白天很精彩,晚上很无聊。这是不少游客以往对神农架旅游的印象。
如今,“白天游景区,夜晚看演出”成了在神农架旅游的新风尚。
炎帝剧院位于神农架林区木鱼镇,总投资3.97亿元,建筑面积2.26万平方米,观众厅座位数1200个。项目不仅完善和提升景区旅游配套,更是一个展示炎帝神农文化的窗口。
五年磨一剧
说起神农架,人们不由想起神农尝百草、野人之谜、国宝金丝猴等元素。这些“符号”勾勒着神农架的神奇神秘。
能不能通过一部作品,把这些“符号”串联起来,让游客对神农架有更深刻的体验?
“基于这种考虑,神农架10年前开始谋划编排一部情景剧。”湖北神农旅游投资集团负责人介绍,情景剧是丰富旅游形态的重要抓手,让游客有更丰富的体验,多留宿几晚,更可以宣传推介神农架文化。
2016年,炎帝剧院在神农架游客集散中心所在的木鱼镇开始建设。2020年8月7日,神农架林区与重庆市西演文化产业集团签订炎帝大剧院托管运营协议。西演集团负责人表示,将按照高标准把《秘境神农架》打造成神农架文化旅游的新名片、全国旅游演绎的新标杆。
《秘境神农架》以一支“野考队”深入神农架腹地寻找野人的故事为线索,通过队员所经历的苦,所感受的情,所看见的美,将神农架的神秘、神圣、神奇以舞台艺术的形式进行展现,把神农架的生态文化、野人文化、神农文化等元素融为一体。
2021年“十一”,大型山里情景剧《秘境神农架》与游客见面,填补了神农架夜间文化旅游的空白。首演当日,迎来了800余名观众观看。
“《秘境神农架》可谓是5年磨一剑。”神旅集团炎帝剧院项目专班负责人沈志钢介绍,为了带给观众更好的视听盛宴,剧院加大沉浸式体验技术的创新应用,结合特效装置打造全包围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体验空间,带给观众声、光、水、雾、电沉浸式体验。
舞台效果震撼视听
2月4日晚7时许,炎帝大剧院门前游人排着长队,有序进入大厅。
2个小时的观看中,现场时而掌声雷动,时而安静凝重。
“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舞台效果震撼视听。”观众周文华说,过去只能通过书和电视了解神农架,这场剧把神农架的文化旅游资源展现得淋漓尽致。
“舞台下雨的时候,真有一丝细雨飘到我脸上。”演出结束,一名小朋友边走边和家长交流。
“炎帝大剧院的表演空间是它最大的特色。”沈志钢介绍,观众在观影时跟着故事情节走,天上下雨时,地上就起雾了,还能看见黑天鹅在大九湖中的倒影。同时,表演中还融合了3D飞行、高难度的杂技、柔美的舞蹈、特技滑雪表演等元素。
《秘境神农架》“女一号”叫张一珂,今年21岁,专业学习舞蹈,去年刚从学校毕业。聊起在炎帝剧院的工作,这个腼腆的女孩打开了话匣子:“这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十分珍惜。”
为了更好地演好灵华一角,她自己也下了一番狠功夫,上网学习神农架文化、一遍又一遍地研读剧本、将表演视频传给家人朋友提意见。经过不懈努力,她扮演的灵华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来自新疆的22岁小伙巴亚恩在剧中饰演科考队成员亨利。“大家在这边生活工作都很愉快。”他说,第一次试演时,为了呈现下雨效果,冰冷的水从舞台上方倾泻而下,冻得他直打哆嗦,为了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他忘情地沉浸在角色中,完美地完成了表演。
据介绍,剧院里的演员们全部来自外地,平均年龄只有22岁。2022年春节,他们相聚在神农架剧院,度过了一个愉快又难忘的新年。
调整中树立信心
《秘境神农架》开演以来,市场行情如何?
炎帝剧院宣传总监王祁坦言:不太理想。
王祁介绍,去年“十一”期间,演出场场都有600至800名观众。其后,随着旅游淡季来临,观众越来越少,“有一场,观众甚至不到100人”。
“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把剧目打磨好。”王祁介绍,对于市场行情,他们早有预判。之所以选择“十一”期间开业,就是想通过在实战表演中听取观众的意见,然后再修改。
此外,工作人员还会把每场演出全程录像,将视频发给专业人员指导。“之前炎帝祭祀场景切换有10秒钟黑幕,现在我们已经通过技术调整解决了这一问题。”王祁介绍,目前他们已在队形编排、剧情、舞台机械、道具等方面做了3次较大调整。
“市场也需要时间来培育。”王祁介绍,该剧的目标观众是游客,根据他们在外地经营剧场的经验,游客转换成观众的比例约5%,只有在镇上过夜的游客超过2万人时,剧场才会迎来火热的行情。
王祁表示,5年前,西演集团相关负责人在项目考察时就看好神农架旅游市场,现在项目投入运营,“我们正全方位做好准备,迎接未来的市场机会。”
神农架冰雪游客接待量创新高
突破20万人次成定局
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汉泽、通讯员喻玲)“谷爱凌赢了!中国队再添一枚金牌!”2月18日,神农架国际滑雪场大屏幕播放北京冬奥会比赛时况。随着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赛中夺冠,现场一片欢呼。
冬奥会带动神农架迎来冰雪运动热潮。从去年12月5日神农架滑雪季启动,至今年2月18日,神农架各滑雪场及冰雪乐园已接待游客18万人次,同比增长30%。
“今年冰雪游接待量将创历史新高。”神农架林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守东介绍,2018年冬至2019年初,神农架接待滑雪游客约20万人次,是历史高值,今年滑雪季至3月中上旬结束,突破20万人次已成定局。
“专业滑雪运动爱好者越来越多。”鄂旅投神农架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颜青介绍,今年他们先后接待9个专业滑雪俱乐部,其中有3个俱乐部从滑雪季开始就一直驻扎在神农架国际滑雪场。
冰雪旅游热带火了神农架餐饮、民宿。神农架木鱼镇统计显示,该镇各酒店民宿接待量同比增长40%。“正月初一至初十期间天天满房。”神农架木鱼镇听溪清舍民宿老板杨荆松说,她家有20多间客房,原本计划春节休息,不料从春节前一周开始就订单不断,无奈她又临时请了两名工人帮忙。
神农架冬季降雪丰沛、储雪期长,拥有天然的冰雪资源优势。神农架国际滑雪场建于2004年,是湖北最早的滑雪场。目前,神农架有4家滑雪场以及两家冰雪乐园,每天可接待游客2.5万人,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滑雪、娱雪、赏雪基地。
2020年、2021年,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启动仪式分别在神农架设立分会场。神农架成为继北京之后,第二个连续两年举办全国大众冰雪季启动仪式的地区。
看到了冰雪产业更广阔的市场,去年以来,神农架各冰雪旅游市场主体投资6000多万元,新建高级雪道、单板公园、驯鹿雪橇、雪上热气球等个性化冰雪体验项目。
神农架把冰雪旅游作为发展全域旅游、全季旅游、全时旅游的重要抓手,打造全国冰雪与户外运动示范基地,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培育做优产业链条,推广普及冰雪运动和户外运动。今年3月,神农架还将举办首届中国冰雪高峰论坛——神农架论坛。
吃完早茶再到神农架滑雪
本月起,广州可直飞神农架
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汉泽、通讯员税浪、张燃)2月9日14时30分,随着一架空客A319型客机在海拔3850米的神农架机场降落,标志着广州白云机杨直飞神农架机场的航班通航。
首航70多名旅客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神农架机场工作人员为他们送上金丝猴、野人玩偶纪念品。该航班由重庆航空执飞,每周三、周五、周日各一个往返航班,单程飞行时间约两个小时。
“早上在广州吃完早茶,两小时后就飞到了冰天雪地的神农架。”旅客杨婕说,这是一趟奇妙之旅,早上出发时广州群山皆绿,到了神农架就是冰天雪地,她们计划在神农架滑雪、赏雪,然后乘飞机返程。
神农架林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是神农架冬季旅游的最大省外市场,开通广州直飞航线就是要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出游方式。
神农架出台系列旅游优惠政策支持新航线开通:从2月9日至3月15日,乘坐广州至神农架航班的游客,凭借机票和有效证件可免门票到神农顶、神农架国际滑雪场、天燕滑雪场、中和滑雪场、龙降坪滑雪场游玩;入住康帝君兰、阿尔卡迪亚、神旅股份酒店,可享受挂牌价8折优惠;在神农架餐饮产业发展促进会成员单位旗下餐饮酒店就餐,菜品打8折。
神农架机场2014年通航,是华中地区唯一一座高原机场,目前已开通至武汉、上海、重庆等地航班。随着郑万高铁即将通车,神农架机场通航航点亟需调整优化,开通“北上广深”直飞航班迫在眉睫。林区提前谋划,去年与宜昌三峡机场一体化协同运行,同时启动开辟新航线,经努力,促成神农架至广州航班开通。
2000余人次除冰扫雪保畅通
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汉泽、通讯员张燃)“来之前担心大雪封山,没想到担心是多余的。”2月19日,武汉游客杨丹结束了愉快的神农架之旅游返回武汉。
2月16日,杨丹和两名朋友驾车来到神农架,当晚就遇上一场小雪。次日上午,杨丹忐忑地驾车前往神农架国际滑雪场,生怕积雪结冰、汽车打滑。
但是,危险没有发生,道路明显被清扫或是撒过融雪剂,道路危险路段还有执勤民警。“在一处陡坡路段,民警还帮我上好了防滑链。”杨丹说,民警的帮忙,让不太会安装防滑链的她省去不少麻烦。
神农架林区公安局负责人介绍,每场雪后,他们都会启动2个交通执法服务站,8个临时执勤点,加强对高速公路、重点国省道路、景区道路及危险路段的指挥疏导。
神农架林区气象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神农架共发生5次集中降雪过程,降雪天数达21天,期间累计降水量达46.5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多1.6倍,中高山区域最大雪深度超过30厘米。
“雪花就是命令,雪一停就开始行动。”松柏镇公路养护站副站长陈绩说,只要遇到下雪天,他们就全员出动,先是用扫雪车除雪,然后撒布融雪防滑材料。
神农顶景区工作人员廖海成说,去年,景区专门购买了2台铲雪机和1台抛雪机,并组建了铲雪除冰专班,只要遇到下雪天就会全天除雪巡查。
今年以来,林区公安、交通、景区等部门先后出动2000余人次,确保7条国省干线及景区主要公路正常通行。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欢迎关注神农架政府网官方微信 “神农架发布”“神农架新闻”和“云上神农架APP”。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神农架发布”或“神农架新闻”微信二维码关注。
② 打开软件扫一扫,扫描左侧“云上神农架”二维码下载安装APP。